在文字中证道。——唐泪
郭富城商业票房能不能“打”?
他是香港第一批闯入内地“十亿票房俱乐部”的三位演员之一,并以三次一番香港票房年冠、一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和内地三破十亿票房的骄人战绩,在实绩排名上,或仅次于香港影坛神话“双周一成”。
也因其上个十年的惊人表现,又或可称一零年代“最能打”的香港演员。
但实际上,他其实仍可“更上层楼”。
一文叙之。
2009年。
这一年,郭富城一口气递上《杀人犯》、《白银帝国》和《风云2》三部电影,后面两部皆为当年大片。
其中第一部让人遗憾的大片就是《白银帝国》。
电影投资庞大、制作精良,主题深远且气度恢宏,但恰恰在叙事的详略和侧重上掌控不当,前半部分的铺陈事无巨细、枝节繁杂,到了康三爷奋而崛起,欲在末世以革新和仁义力挽狂澜的关键“戏肉”部分,却草草收场。
让人好不愕然。
商业票房方面,该片虽然夺得台湾华语片年冠,但内地票房仅2200万,又虽据说海外发行状况非常好,但恐怕后续也并不怎么如意。
携连庄影帝之势而来的郭富城,本该凭此片再度走高。
却只能道声“可惜”。
同一年度的《风云2》,当然就是第二部“遗憾之作”。
寰宇电影砸下一亿投资,启用凭《C+侦探》渐入佳境的彭氏兄弟,以麾下爱将郭富城和郑伊健为核,欲再起风云。
香港摆出了有史以来最强院线阵容相待,影迷蜂拥而至、万人空巷。
开画创下空前纪录。
可谁能知道?
彭氏兄弟编剧直如儿戏,整片仅两百句台词,剧情空洞而不知所谓。
擅长调色和剪辑的二人,却恰恰栽在了剪辑和节奏的处理上面,冗余和莫名的诸多慢镜头,令电影彻底崩坏。
更遑论还有人物服装、造型和动作设计等大量弊端在侧。
简直让人有想要砸东西的冲动。
时隔十年,郭富城的演技可谓脱胎换骨,人物情绪之饱满、表演细节与层次之丰富,非但无可指摘,更可谓商业制作中的仅见。
但显而易见,一场努力成空。
片方宣称,该片内地、香港及东南亚总票房加起来破了亿元,还开了一个庆功宴,说将继续开拍《风云3》。
可许多年来,连楼梯响都听不见了。
第三部“遗憾之作”,也在这一年。
很有趣的是,这部电影却非是由郭富城主演。
但为什么会算在他身上?
电影叫《十月围城》,陈可辛本想集齐四大天王,他先谈下来黎明,又说动张学友友情客串,但被郭富城和刘德华先后拒绝,原因不明。
笔者认为,陈可辛一定是个“强迫症”患者。
从片名来看,他就或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把郭富城招揽过来,以形成某种绝对的“完美”。
郭富城的角色,后来给了甄子丹。
实话说,自《叶问》后,甄子丹已经有强龙抬头的趋势,但以《十月围城》的调性和气质来看,本来确实或系为连庄影帝的郭富城定制。
话到此处,笔者想起来一件有趣的事情。
大概两年后,内地一位院线经理,认为郭富城表演不俗,“让你很多时候会忘记他本身”,但又同时认为,他可能“压错了宝”,导致“始终欠缺票房上能够证明自己号召力的作品”。
而被他推掉的《十月围城》,票房达2.9亿,内地年度第四。
他也曾经两度拒绝陈可辛,迄今也未有机会合作。
这该怎么说?
十年后,《西游记女儿国》上映。
星皓影业重磅推出的“西游”系列电影,从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的魔改和粗糙,到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的渐入佳境,再到《西游记女儿国》,却陡然崩塌。
从当年新闻来看,郭富城本来不打算接拍这部,但架不住郑保瑞导演盛意挽留。
而该系列电影,为何会迎来如此命运?
笔者以为。
迎合春节档的刻意“喜剧”倾向是原因其一,这在系列电影的台词设计上,就有所体现,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加入小沈阳,则更指向和强化了该种意味,《西游记女儿国》更公开宣称,会将“喜剧效果”放在核心地位。
其次过分衍生支线,忘了“西游”电影的核心,是孙悟空的战天斗地和降妖除魔。
好好的“西游”电影,孙悟空名为主角,实则在故事中被边缘化,电影转而跑去大讲女儿国国王和唐僧的“不负如来不负卿”,又浓墨重彩于国师与河神的“虐恋”。
白费强劲的特效。
郭富城在差不多同期,很可能还推掉了另外一部大制作,鉴于双方皆默契没有作声,笔者也不在此揣测了。
二零二三年,《风再起时》上映。
这部片让人滋味莫名。
它本来是翁子光为郭富城量身定制的枭雄大片。
初以气势磅礴的《全球通缉令》为名,意图重写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的总华探长雷洛一生的风起云涌,却在引入大咖梁朝伟之后,更名为《风再起时》,从单核变成双雄。
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好事。
坊间影迷的热情被极大挑动,甚至有人喊出,该片票房“或将破三十亿”。
而当电影正式上映,却见双主角悍然失衡,原本的大男主磊乐,其悍勇、重情、重义和智慧、练达等核心性情皆被抽走,全数转赋另一主角南江,期待中的枭雄大戏,变成名义男主磊乐的“软饭史”,直至终老。
甚至连电影镜头,都侧重突出第二主角南江。
成片也可见诸多矛盾之处,若足够有心,就可以还原那些纠结变改,而当核心主角失去他的魅力,电影又明显失衡,焉能不败?
两亿投资的大制作,最终香港票房勉强破千万,内地票房止步五千万。
很难理解导演心中究竟作何想。
同年度,另一大片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上映。
该片同样让人大跌眼镜。
昔时,时隔六年,刘德华携邱礼涛拾起陈木胜的《扫毒》,开拍续集《扫毒2:天地对决》,本来期待值一般,却机缘巧合之下,大破十亿票房,甚至还以数千万票房的优势,改写了前一年由《无双》创下的港片内地票房纪录。
这肯定要乘胜追击。
但所有人都没能想到。
就在一众人马踌躇满志之时,老板公开点名郭富城空降,并召回刘青云,二人与古天乐组成全新阵容,开拍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,当时的名字尚还是《扫毒3:天大地大》。
而原本的核心主演刘德华,则去了《危机航线》一片。
理论上说,承袭当时港片热潮,又在系列前作基础上,这部续集理应规避弱点,更上层楼。
然而,相比《扫毒2:天地对决》本就烂糟糟的口碑,这部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竟然能做到更烂,实在是让人无力吐槽。
加之遇上内地史上最强的暑期档,自然一败涂地。
2.84亿的最终票房,让人哭笑不得。
时也,命也。
若在《风云雄霸天下》、《寒战》、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、《寒战2》和《无双》的基础上,再有上述六部商业巨制的大爆,会是何等光景?
这简直不敢想。
不过,人生岂能事事称心,盈月有缺才是常态。
闲话一场,见谅。
大牛时代配资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-资金杠杆-配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